English

来信摘登

1999-08-18 来源:中华读书报  我有话说

本刊7月21日“人文纵横”刊出倪墨炎先生的《阿Q的名字怎么读》一文后,收到一些读者的来信和文章,对倪墨炎先生的看法提出商榷。限于篇幅,无法一一刊出,特择要将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摘登如下:

北京的沈明认为,倪墨炎先生混淆了读音和写法两个问题。阿Q名字的读音是清楚的,即阿Quei,只是不知写法而已。鲁迅先生说:“写作阿贵,也没有佐证的”,所否定的只是写法,并不涉及读音问题,而不知道写法也不等于不知道读音。阿Q还是应该读作阿Quei。

浙江的沈志林也认为,Q字应当仍读Quei,因为鲁迅虽然没有讲阿Q能写作桂或贵,但是他分明用的是同音替代的方式,只是这里同音字被省略为一个符号。这个符号就是辫子的形象,阿Q为了革命而割辫子,但割掉的是形体上的辫子,心中的辫子未必能完全割掉,而这不是彻底的革命,所以鲁迅在小说中还留下另一根辫子——小D,“他叫小同,大起来,和阿Q一样”。

北京的周思源先生认为,鲁迅在小说中设计了两个读法,一个是小说中人物对话时的读法,应读作阿Quei,即类似于汉语拼音的阿Gui;一个是作者在叙述过程中的用法,Q就按照英文字母读,即“阿Q(克有)”。“他活着的时候,人们都叫他阿Quei”,即阿Gui。小说主要写他“活着的时候”的故事,所以在别人叫他时候,自然应该是阿“Gui”。电影《阿Q正传》对阿Q名字的读法就十分注意严格区别:人物对话中无论是土谷祠老头子、狱卒等都是叫他阿Gui,而不是“阿Q(克有)”;只有以鲁迅形象出现使用叙述语言的时候才读作“阿克有”。所以“阿Q”的读法在不同的场合应当有所不同。

西安的采诗先生来信同意倪墨炎先生一文的看法,同时提供了80年代香港滕健耀先生的看法,可备一说。滕健耀在香港《明报月刊》上撰文认为,鲁迅在文中曾经暗示过在国内是找不到阿Q的本家的,这就不妨到国外去寻找。他的本家就是妇孺皆知的西班牙的唐·吉诃德。唐·吉诃德的西班牙文是DonQuixote。Don是“先生”的意思,所以正确的译法应该是“吉厚泰先生”,他和阿的头上都顶着一个Q字,这是其一。再者,鲁迅在小说中还设计了一个人物叫小Don,和DonQuixote一对比就很清楚了。“他叫小同,大起来和阿Q一样。”既然如此,小Don和阿Q就合而为一,就是DonQuei了。又,在西方有“吉诃德样(Quixotie)”,中国则有阿Q精神,实有异曲同工之妙。从中可以看出阿Q的文化内涵来。

此外尚有其他一些类似的看法,恕不一一刊登。

非常感谢热心的读者和作者对本刊的关注,希望继续给本刊提出宝贵意见,并不吝赐稿。

《文史天地》专刊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